木马帝国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查看: 492|回复: 10

“中华之星”首次载客 时速160公里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05-8-18 12:44:4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拥有“中国铁路第一速”美誉的“中华之星”号列车,在沈阳运载首批旅客200余人,准时驶进河北山海关车站,完成了它的首次载客运输行程,全程400公里用时仅3小时,运行时速160公里,这个时速于“中华之星”来说只使用了一半的力气。

  “中华之星”电动车组是我国自行设计,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电动车组,设计时速为每小时270公里,满座能够承载726名旅客。该车组在试车时曾创造了每小时312.5公里的“中国铁路第一速”。
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的“中华之星”高速列车将可能于7月前后投入北京至沈阳北的试运营,其最高时速将达250公里。这辆外形酷似鸭嘴兽的列车,内部装修及现代化程度可与现行京沪线上的“东方红”号豪华列车相媲美。而其每小时250公里的高速试验更是迈出了中国高速铁路建设的重要一步。

作为中国的首列高速列车,“中华之星”由两节车头(动车组)加上九节车厢(拖车组)组成。中间拖车包括2辆一等座车,6辆二等座车,1辆酒吧车 今日焦点:

。设计运行速度为每小时270公里,实际运行的最高时速达到321.5公里。

有过乘坐体验的人士告诉记者,“中华之星”快速、平稳、舒适。它的车厢内部的座椅按照航空标准设计制造。一等车厢的每个座位前都安装了一台液晶电视,乘客可根据喜好选择欣赏不同的电视节目。此外列车的五号拖车是专门的酒吧车厢,里面装载有25的高清晰度液晶电视。同时还装有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,它将及时把到站信息通过网络发送至每节车厢。

除了舒适之外,其安全性能也值得称赞。据介绍,列车的两个动力车头均装备了两套动力控制系统,如果其中一套出现故障,另一套则可迅速替补。两套都出现问题,计算机系统就会自动将两套动力控制系统的完好部分进行拼装,从而制造出第三套应急系统,确保列车的安全行驶。

正在沈阳参与列车试运行的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,目前“中华之星”仍在沈阳至近秦皇岛的400公里的铁路线上试运行。按照原计划,“中华之星”将于7月1日投入北京至沈阳北的试运营。

时速超过200公里的列车被列为高速列车,现有的铁路能否承载“中华之星”的高速飞驰?这成了不少人关心的话题。

据介绍,试运行的过程中,从北京到秦皇岛为既有铁路,提速到每小时160公里;秦皇岛到沈阳新建的客运专线,运行速度将可达到每小时250公里。而作为国家“九五”计划重点项目,1999年开工建设的秦沈铁路客运专线的设计时速就已达到200至250公里。

有关专家认为,“中华之星”投入试运营,可视为一种信号,它预示着我国高速铁路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,在此基础上,实现类似欧美国家的高速铁路网络也不再是梦。









[ Last edited by 凯旋探梦 on 2005-8-18 at 12:54 ]
发表于 2005-8-18 12:46:34 | 显示全部楼层
顶`。。。
 楼主| 发表于 2005-8-18 12:49:01 | 显示全部楼层
看来不买小日本的新干线了!
冰河 该用户已被删除
发表于 2005-8-18 12:51:02 | 显示全部楼层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
发表于 2005-8-18 12:53:31 | 显示全部楼层
Originally posted by Aeolus at 2005-8-18 12:51:
有地铁快吗??

这不废话吗
发表于 2005-8-18 13:11:23 | 显示全部楼层
有感觉!爽啊!
冰河 该用户已被删除
发表于 2005-8-18 13:54:51 | 显示全部楼层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
发表于 2005-8-18 13:56:31 | 显示全部楼层
Originally posted by Aeolus at 2005-8-18 13:54:

到底哪个快呀??你还没说呢..

晕!当然是这个快啊!
冰河 该用户已被删除
发表于 2005-8-18 13:57:35 | 显示全部楼层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
 楼主| 发表于 2005-8-18 14:31:35 | 显示全部楼层
地铁就因为在地下运行没有阻力???哈哈
发表于 2005-8-18 14:40:58 | 显示全部楼层
中國之光阿~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木马帝国

GMT+8, 2024-6-16 05:30 , Processed in 0.019092 second(s), 9 queries , File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